本文作者:huangp1489

东游记狗咬吕洞宾,东游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

huangp1489 03-23 27
东游记狗咬吕洞宾,东游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摘要: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故事?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是怎么回事?有一句俗语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典故?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故事?当时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,吕...
  1.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的故事?
  2. 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是怎么回事?
  3. 有一句俗语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典故?

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故事

当时哮天犬私自下凡祸害人间,吕洞宾则受命前往收服哮天犬。后来将哮天犬收入自己的法宝中。

心怀怜悯的吕洞宾,担心哮天犬在自己法宝中化为灰烬,于是便私自将哮天犬放了出来。可谁曾想,哮天犬放出来之后,却不顾青红皂白,***地咬了吕洞宾一口,于是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的典故开始广为流传。

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是怎么回事?

相传在古时侯有一个叫“苟杳”的孩子,自小父母双亡,无依无靠被迫流落街头,每天靠乞讨维持生活,有一顿 没一顿吃了这顿没下顿的,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呀。

东游记狗咬吕洞宾,东游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有一个叫“吕洞宾”的人看到苟杳年纪尚小,却又如此可怜,顿发恻隐之心收养了苟杳。光阴荏苒,岁月如梭,转眼苟杳已长大成人,在吕洞宾的教养之下苟杳那是出落得一表人才,满腹经纶。到了苟杳大婚这天吕洞宾对苟杳说:“我有一个要求,在你成婚的时候新娘子要让给我三天。”苟杳一寻思这是哪回事儿呀,我娶媳妇为什么要让给你三天呀。心里甚是不乐,奈何吕洞宾亦师亦父,上有养育之恩,下有教化之德,如此大恩大德如若不报那我苟杳怎配做人!受人滴水之恩 当涌泉相报,受人涌泉之恩当以命相报。罢了,罢了就让与你三日又有何防。一声叹息.......

话说三日一过,苟杳急忙去看妻子,却见妻子满腹凄怨对苟杳说:“郎君为何日落来日出去,整夜读书让我独守三晚空房?”苟杳一听明白了呀,这吕洞宾是在告诉我即使娶了老婆也不要荒费学业呀。后来苟杳终于出人头地考取了功名。在地方做官。

天有不测风云 ,人有旦夕祸福,赶上三年大旱,地里颗粒无收。万般无奈之下,吕洞宾来到了苟杳处想讨借点银两度日。苟杳一看大恩人来了哪敢怠慢,那是一个好吃好喝好招待呀,一晃十天已过,苟杳愣是没问吕洞宾来此何意,这吕洞宾碍于面子也不好自己说呀,思来想去一跺脚还是回去算了。于是苟杳命人给吕洞宾拿了点盘缠送其回家了。这吕洞宾回到家门口一看:这老房子怎么翻盖成新房子了?家里也没银子呀,再一看院落正中还放了一口棺材,老婆孩子正跪在地上烧纸呢。这吕洞宾不仅纳了闷了,上前便问老婆,还把老婆吓了一跳说:“你没死呀”。吕洞宾问:这是咋回事呀,老婆说:自你走了三日后,苟杳便把这口棺材送了回来,说你找他在半路上得了急病死了。临走还把咱家的房子给翻盖了一下。吕洞宾这个气呀,好你个苟杳,你不借银两与我也就算了。你也不能说我死了让我老婆哭的死去活来的呀。越想越气拿起斧头便把棺材劈了。这一劈可不打紧,却见棺材里面放了好些银两,上面还有一封书信,只见书信中写到:“苟杳并非无情郎,路送银,家盖房,你让我妻守空房,我让你妻哭断肠。”至此吕洞宾明白了苟杳这么做的意思。其实他们两个都是在暗地里帮助对方呢。后来就慢慢演化成了:狗咬吕洞宾 不识好人心了。

东游记狗咬吕洞宾,东游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有一句俗语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是什么意思?有什么典故?

吕洞宾是八仙之一的上八洞神仙。据说,吕洞宾心怀慈悲,喜欢用自己的良药普济众生,经常身背药葫芦、脚踏祥云云游四海,一边欣赏名山大川的美丽风光,一边广施神奇医术为民除病。

在民间,吕洞宾广受欢迎。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这句俗语在民间极为流行,耳熟能详。不过,在胶东,这句俗语的说法是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赖人”。

对比两种说法,无论从语法上还是从语义上,我更喜欢后者。

东游记狗咬吕洞宾,东游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从语义上说,别说狗识不了好人心,就是人又有几人能识得了人的内心;倒是好人、赖人还是很轻易区别的。

关于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这句俗语的来历可以自行百度。

在我的老家农村,这个俗语的典故很简单,说的是:吕洞宾喜欢上门为人看病,结果总有狗不识好人、赖人,见人就狂吠,见了吕洞宾也一样。百姓见此,心里总是过意不去,就自嘲说:狗咬吕洞宾——不识好赖人

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这句话想必是家喻户晓,这句话用通俗的话来说,就是不知好歹的意识。大家都知道咱们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,不会凭空产生一句话,一定是有典故的,那么这句话究竟有何典故呢?

传说在蓬莱八仙里有个叫吕洞宾的,此人是个读书人,奈何能力有限,考了两次举人都没中。于是这位仁兄果断放弃了求学生涯,凭借着祖上留下来的财富,整天逍遥自在。他有个同乡好友,叫苟杳(ɡǒuyǎo)。此人家境贫寒,父母双亡,但是读书极为刻苦,吕洞宾对苟杳极为欣赏。于是把他请到自己家中来,供他吃、供他喝、供他住,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苟杳能够好好学习


有一天,吕洞宾家中来了一位客人,这位客人见苟杳一表人才,就想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苟杳。吕洞宾担心苟杳成婚之后沉迷于床第之欢,耽误了苟杳自己的景绣前程,所以吕洞宾连连推辞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苟杳却执意要与这位客人的女儿成亲,吕洞宾只好同意了。但他提出了一个要求,他对苟杳说:“成亲之后,我要先陪新娘子睡三晚”,苟杳听了之后大吃一惊,心想:老兄你这是演的哪一出啊,我老婆要陪你睡,还没开始就给我戴帽子??但是他现在的一切都要仰仗吕洞宾,没有吕洞宾,他苟杳就是一贫如洗。无奈,只好答应。

苟杳成亲这一天,吕洞宾忙前忙后,像是自己结婚一样,满脸微笑,但是苟杳则面无表情晚上,只见新娘子头盖红纱,倚床而坐,而吕洞宾却坐在旁边学习了一宿,第二天等新娘子醒的时候,吕洞宾早已离开,一连三天都是这样。这三天对于苟杳来说,简直如同三年。三天后,苟杳迫不及待地走进洞房,见娘子泪眼婆娑,低头哭着说:“郎君为何一连三夜都不上床同眠,只顾对灯读书,天黑而来,天明而去?”此刻,苟杳终于明白了吕洞宾的良苦用心。后来大家都知道了,原来吕洞宾是想用这种方法激励苟杳要不忘初心。几年后,苟杳果然金榜题名,之后又做了大官。

一晃很多年又过去了,这一年吕洞宾家遭到了意外,吕家不慎失火,偌大的吕家被大火化为灰烬。吕洞宾这个富家子弟从此变得穷困潦倒,夫妻俩在残砖破瓦搭就的茅屋里寄身。后来吕洞宾想到了苟杳,于是登门请求苟杳能帮帮自己。苟杳得知事情后也是一套官话:我对你们的遭遇深表同情,我会尽我最大能力去帮助你。可是就是不拿点实际的东西(比如:银子),吕洞宾在苟杳家一连住了几个月,一点银子也没拿到。一气之下,吕洞宾不辞而别。

回到家后,吕洞宾老远就看见自己的破房换成了新房,大为惊讶,走到家门后更是吓得魂飞魄散。大门两旁竟贴了白纸,家中放着棺材,妻子在一旁哭的死去活来。吕洞宾走到妻子旁,轻轻地拍了下妻子肩膀,然后说道:“娘子”。妻子回头一看,差点没吓晕过去,连忙说道:“你是人是鬼呀?”吕洞宾顿时懵了,我当然是人呀。妻子左端详右端详,发现吕洞宾还是人。

之后,夫妻俩才明白,原来在吕洞宾离家不久之后,苟杳就派人来盖房子了,前天中午,又有人抬着棺材回来,说吕洞宾在苟杳家病死,然后才有了刚刚回来这一幕。夫妻俩顿时恍然大悟,吕洞宾知道这都是苟杳玩的把戏,他拿起一把斧,狠劈棺材。“咔嚓”一声,只见棺材里面全是金银财宝,还有一封信,吕洞宾展开信读道:“苟杳不是负心郎,路送金银家盖房。你让我妻守空房,我让你妻哭断肠。”

从此,两家的关系更为亲密。被相邻传为美谈,慢慢流传“苟杳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,因为“苟杳”与“狗咬”同音,传来传去竟成了“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”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hdtlsw.com/post/13170.html发布于 03-23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