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huangp1489

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,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啊

huangp1489 07-31 6
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,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啊摘要: 兔子冬天怎么养才能快速出栏?如果有100对兔子,一窝平均10成活率90%,4月出栏,1只兔能赚15元,一年能赚多钱,就解?小兔从出窝到出栏应该怎样饲喂?兔子冬天怎么养才能快速出栏?...
  1. 兔子冬天怎么养才能快速出栏?
  2. 如果有100对兔子,一窝平均10成活率90%,4月出栏,1只兔能赚15元,一年能赚多钱,就解?
  3. 小兔从出窝到出栏应该怎样饲喂?

兔子冬天怎么养才能快速出栏

兔子是比较聪明,比较可爱,比较招人喜欢的小动物,兔子是胎生哺乳动物。兔子的品种很多,比较常见的有 灰兔,白兔野兔宠物兔等等。兔子冬天怎么养殖出栏快,首先兔子窝要温暖 ,温度要达到25度左右 ,吃的营养一定要跟得上 ,一天最少两次的喂 。这样的话,它就会长肥,很快出栏 。

如果有100对兔子,一窝平均10成活率90%,4月出栏,1只兔能赚15元,一年能赚多钱,就解?

獭兔一个月一窝。每胎多者产14胎,少者也产6只,一般都在8只左右。我们掌握的是每年让它产6胎(窝),每胎(窝)若按5只成活率计算,一只母兔一年可成活30只商品兔,每只商品兔若按回收价50元/只计算,一年可获毛收1500元,每只商品兔在饲料***充实的情况下,每只可摊成本15元。在饲料***完全靠买或十分讲究的情况下,每只可摊成本25元。

  由此看来,高者每只赚35元,低者每只25元,全年30只商品兔可赚1050元;若按低者算,每只赚25元,那么一年每只种兔可获利润750元。

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,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啊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小兔从出窝到出栏应该怎样饲喂

兔肉是高蛋白低胆骨纯的优质肉类,特别适合老人小孩食用容易吸收。现在的种兔配种后30天下仔,我以前开过养兔场是非常清楚的,小兔出生要住意保暖可以用木箱子装起,喂奶时放进母兔笼喂完了在拿出来。小兔出生24小时内一定要喂奶。受凉的小兔生长得慢不易养活。仔兔出生10天后睁眼,给兔子喂奶时一定检查一下是否吃胀没有,沒吃饱可以拿给其它母兔喂。20天就可以单独放笼子补饲全价仔兔料,28天左右就可以断奶了,断奶后40天出栏喂肉兔料,80天出栏4斤就是成品肉兔了。不管是种兔仔兔一定打疫苗茎部注射不然要发瘟,发瘟兔在宠里跳几下就死了。母兔生产后最好7天左右配种不要血配,血配有伤母兔产的仔兔体弱。大家可以参考一下这是喂仔兔经验。

兔子活泼可爱、肉质细嫩、当宠物或者肉用都可以。我们家也了好多年兔子,有獭兔、长毛兔,单耳立一一好多种。

小兔子一般半个月左右出窝,幼兔象小老鼠似的偷偷的从育兔房钻出来,好奇们探视,一见到人便惊慌钻进窝里。但随着日龄增长,频繁的自己或者同母兔出来吃食、玩耍、也就慢慢的熟习环境,熟习管员,就会长时间在兔窝外面逗留。甚至跳到兔箱上面玩耍。

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,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啊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兔子繁殖能力强,一月一窝,所以应趁早训练小兔吃料补饲,一般十八九天可以诱导小兔子少量玉米碴子拌豆饼、小麦、幼兔全价料也可以。一般母兔吃料,小兔就会模仿着吃,适量喂一点青绿饲草,如榆树钱、榆树叶,(我发现兔子吃榆树钱或者榆树叶,不爱得病、而且相对其它草膘好。

兔子不能吃带露水草,会拉稀

我们一般在幼兔一个月后逐渐断奶,减少幼兔奶吃次数,增加补充精料及优质饲草,禾本科黄豆叶、及榆树钱,都是幼兔比较喜欢的食物

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,家养兔子多长时间出栏啊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随着幼兔身体发育逐渐适应草料,就可以彻底断奶,移走母兔,幼兔生长环境不变,饲喂习惯不变,减少幼兔应激反应

兔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,有磨牙习惯,会啃咬兔箱,木板、可给放些木质植物茎让其啃食。这也是食草动物生理特点。(鼠科动物特点)

注意幼兔营养均衡,矿物质、多维生素等在饲料中添加,及添加剂,增加饲料利用率,和适口性。

兔子三个月发育成熟,开始公母分群,留种兔或者育肥。

这阶段兔子精力旺盛,吃得多,生长迅速,是育肥最佳时期,最好全价料增重快。草料营养充足,缩短养周期,快速出栏,提高效益。

根据育肥实际情况,四、五个月出栏就可以。

还有在幼兔成长过程中必须防疫:根据日龄接种相应的疫苗,如兔瘟、巴氏杆菌、等疫苗。防止疫情发生。

还有夏季高温高湿,球菌病应提前预防。球菌灵。

还有阴雨连绵,[_a***_]也是兔子的常见多发病之一。

可用适量土霉素粉拌料预防。

养兔必须搞好环境卫生,一天一清理粪便,并消毒灭菌。

普通的白灰就可以,干燥效果好,兔子怕潮湿。

没有正确的饲喂量,因为每个人所使用的饲料的营养浓度不一样!就像喝粥的和吃干饭的,他们的饭量一定不是对等的!可以看兔喂料,喂多了吃不了,下次少喂点,在保证兔子可以吃完而不生病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的多喂料!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hdtlsw.com/post/20861.html发布于 07-31

阅读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