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兔子收购商,兔子收购商电话

兔子怎么销售?近年价格怎么样?
兔子的销售主要看你养的是什么兔子,如果是长毛兔,主要以卖兔毛为主,由于近几年棉纺行业不景气,兔毛价格也比较低,等几年纺织行业转暖,兔毛价格也随着回暖。如果你养的是肉免、(短毛兔)那你可做出多种美食,利用肉免、蛋白含量高,美容养颜,开个饭店。如果是崇物免,你可开个崇物店,以利观尚销售。如果你养的是獭兔(皮肉兼用型),可兔皮,兔肉分开卖,效益较好,但近几年价格不是太好,特别是秋天,价格最低。不过还是那句老话,有利没利只管养,只要养好,就是成功。谢邀。
兔子怎么销售,近年价格怎么样?
据七星老农得知,2017年以前,大多数人跟风养殖兔子,造成了市场上兔价悬崖式下跌,小兔价格还真不如白菜价格,大家数养兔们户都亏本了,就慢慢地改养其它生猪,鸡鸭鹅去了。
到了2017年下半年,我的一位邻居大爷人很清闲,他偏偏喂了20只獭兔,却赶了一个好价钱了。
他当时一只母兔一年下八次崽,一次下6一8只,一年一只母兔可以下48一64只崽,喂养3个月就到了4一5斤一个,他喂养的饲料以野青草,干草玉米粉为主,除去一切成本开支,他喂养一只母兔一年可赚600元,20只母兔一年就赚一万多块,对于老人来说他知足了,去外面又打不了工,养兔又轻松多了。
他兔子的销售方法就是挑到大型农贸市场去卖,卖活的,又卖兔子肉,15块1斤非常走俏,卖不完的就用盐腌着,熏了卖腊兔子,反正4一5活兔子卖50块钱一个,他一天要卖好几个呢。
你养一百只兔子还愁销售,换作他不到一个月就给你轻松搞定了。
[热爱生活,喜欢交流,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,不胜感激!]
兔子销售主要往这几个方向销售,皮毛销售,宠物销售,和肉食销售。兔子销售能更上一个台阶,我觉得中国缺少一个好的兔肉烹饪厨师。
前几年,兔子销售价格还是不错的,这个得益于成都那边的兔头锅的火爆,每年消耗几亿个兔头。从去年开始兔子价格就不行了,因为养得人太多了。
一个兔头就带动了整个兔子销售行业的发展。而兔毛市场和宠物市场,一直变动都不会太大。所以要想兔子销售行业有所发展,或者开发兔肉新的吃法,会是一个很不错的方向。
大家都疑惑,为何兔肉与法像猪肉,羊肉那样成为人类餐桌上的主食呢?猪肉,牛肉,鸡肉,这些经过人类长期烹饪,就是普通的家庭妇女都有得心应手的烹饪技巧。而兔肉却不行,就连酒店的大厨师都不一定能做出好吃菜肴,自然就不受大众喜欢了。
这个不是我乱说的,有例子作证,就是成都兔头锅,只要能做出美味佳肴,从不缺市场。
所以,若想兔子销售得好,不妨和厨师合作,开发出更美味的兔肉吃法。要知道,在中国从不缺吃货和市场,就缺个让吃货喜欢的厨师
兔子的消费面比较窄,主要在四川,重庆,湖南,以及福建,广东和广西这几个省份。现在纯白的免子主要售往四川与重庆,麻兔主要往湖南及沿海地区。
兔价这几年不算很好,***上半年在6元左右,9月份开始上涨,一直涨到8.5元1斤,到98年元宵节过后猛跌至5元1斤,五一长***回升到6.5元1斤。如何在这起伏的市场中搞好兔子销售,
第一要根据规模大小,走不同的销售模式。规模比较大,周边有养殖户可以搞联合,联系就近兔子消费地区的销售商搞好关系,建立长期直供销售合同,这样减去中间兔子收购商这一环,每斤可增加最低2元价格。只要做到这一点,别人赔钱你保本,人家小赚你大赚。
养殖规模小,没有足够的量,经销商不会与你建立供货关系。兔子销售只有经过兔贩子,那你就没有利润了。怎么办?只有去闯市场开发市场,从我国的现状来看,绝大部分养殖户在等市场,而不是闯市场。因此我国养兔业止步不前。只有极少数是在闯市场,搞深加工,加工五香缠丝兔
,熏兔等,自己在市场上出售,与超市合作销售。我认识一养殖户把兔子加工兔肉做成肉卷冻起来,然后切成片。联系很多火锅店,供应兔肉片。每周能销250公斤兔肉,这证明人们不是不爱兔肉,而是没有做好推广。所以说只要敢闯市场,再不用担心兔子的销售问题。
未来的农村中小养殖户,如何抱团发展才能有出路?
首先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,我的家就是农村的,在我们那边搞养殖的人还真不少,干养殖至少比种庄稼挣钱,有养鸡的,养鹅的,养兔子的,养猪的,这是我见的比较多的养殖户。他们有一定规模,但都不大。看来搞养殖是赚钱的,要不怎么这么干的,可是据这些养殖户说,赚不了多少钱,有时还赔钱,而且,近两年在国家环保政策的高压下,很多养殖户都把养殖场关了,不干了,看来这些养殖户压力也不小。所以奉劝那些想加入养殖行业的人,不要太盲目,一定要找准发展方向和定位,养什么赚钱,该养什么,考察好了在入手,不要轻易下决定。
但咱们养殖户也不要灰心,据说有个好消息,是针对你们的,属于大家的***!国家发文了,对农村养殖户的发展提出了重点内容,算是给咱们广大养殖户,提供了一个准确的发展方向和定位,出台了那些新政策大家到时可以关注一下。国家这次提出要重点帮扶农村中小型散养户,可见,大家的出路有着落了,所以往后的发展大可不必担心,也不必着急,因为国家会给你指路。
国家的政策是给了,咱养殖户们该怎么把握呢?有什么寻求发展的新方式呢?有以下几种方式推荐给大家:
第一,“傍大款”咱们农村养殖户势单力薄面对严峻的养殖环境,做的就是背靠大树,傍大款。俗话说,大树底下好乘凉,这是有道理的,这里的傍大款就是成为大养殖户(公司)的一份子,与大集团分工协作互惠互利,你只管养,那些所需的资金、饲料、免疫、管理流程、财务等不需要你操心,都有集团来做,这样就可以通过规模化来降低成本。
第二,跨区养殖,一般大家都喜欢在家门口搞养殖,觉得这样比较方便管理,其实换个地方搞养殖,也不是一个不可以考虑的办法,人们都说,人挪活树挪死,就是离开自己生活的地方到更适合养殖的地方、环境去喂养,租金便宜,这样成本也降低了不少,养出的牲畜更好,价格也会提高。但是要注意的是,在选址时,要将禁养区排除在外,别又撞在政策的枪口上,就不好了。
第三,就是咱们问题中提到的抱团发展,对于咱们小养殖户来说,互相抱团提升规模是更直接的办法。把力量都结合起来,通过合作社等模式,统筹资金,就能加大规模,实现规模化经营,共享经营,提高效率,降低成本,大家互惠互赢。
我觉得,不管是搞养殖也好,搞种植也好,都是一个需要漫长积累和坚持的事情,既要随时掌握国家政策的变化,也要注意把控市场行情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qhdtlsw.com/post/5928.html发布于 2024-09-24